環境工程與災害地質、岩土工程。特别是在岩溶塌陷災害方面,主持完成的國家計委防災減災項目“桂林市西城區岩溶塌陷災害勘查”,把遙感技術、模糊數學及GIS技術與岩溶塌陷的分析、預測、評價和信息管理等相結合,并對各主要影響因子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處理,尤其是通過破壞性抽水試驗,将人為作用的影響程度進行了量化處理,提出了通過發展接口程序将岩溶塌陷預測模型與GIS技術有機結合以快速、準确地完成預測工作的思想,為科學預測重大的自然地質災害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,使岩溶塌陷的預測和評價向前邁進了一步,經專家評審,該項目研究達到國内先進水平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。近十年,主要向環境、複墾、災害地質等方面發展,形成了以水文、工程地質為基礎,以基礎工程為依托,以神經網絡技術、模糊理論、GIS技術、遙感技術等為手段,環境地質、生态地質、災害地質等多學科交融的知識格局,并在環境工程與災害地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。 |